

12月30日下午,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,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2021年民政兜底保障工作开展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社会救助提标扩面。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为4660元/年,比去年同期提高100元;城市低保标准为7200元/年,比省定标准高120元。农村特困标准不低于6060元/年,比去年同期提高60元;城市特困标准为9360元/年。规范提升“政福保”“政康保”工作质量,确保因祸、因灾、因意外事故等致贫致困和贫困人口因病返贫致贫问题得到及时救助。前三季度,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4.6万人,累计支出资金9.2亿元;城乡特困供养人员7.2万人,累计支出资金3.5亿元;临时救助累计救助2.1万人次,累计支出资金1751万元。全年向上争取社会救助资金13.7亿元,争取资金额位列全省第一。
福利水平持续提升。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委托监护责任书10万余份;投入303万元建成“儿童之家”136家,配备乡镇(街道)儿童督导员246名、村(居)儿童主任5137名,引入20家社会组织和35000名爱心人士共同参与;为2709名孤儿、216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。全市16个县区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“跨省(市)通办”全覆盖,高龄津贴申请和定期认证审核可通过APP线上办理。
专项行动夯实基础。为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市民政部门对农村低保、特困供养、“四集中”等方面进行调研,收集的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。规范提升1481家“四集中”工作质量,实现民政服务对象生活、照料、护理、医疗、康养有保障。目前,全市民政系统累计走访慰问低保、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6221人,支出资金57万元。